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3055
浅谈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摘要】 目的:探讨在医院中,护理管理在控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48名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在医院感染中,通过各种护理管理的方法控制感染的对应措施及重要性。结果: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由2010年9月前的15.00%降低到3.27%。结论:控制医院感染在护理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无菌术、消毒、灭菌等各个护理方面都应引起重视,有效预防、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控制;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079-02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医院感染在公共卫生中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尤其在护理工作中更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的护理工作中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将2010年9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48名纳入研究范围。

    2 对于护理人员自身对专业的认知和培养

    医院感染不仅是患者感染,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在医院中所受到的感染。首先,应当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理论知识,了解医院感染对患者及自身的危害和严重性。同时每月要举行定期的理论考试和科室业务学习,考试合格方可上岗,采取学分制度、优胜劣汰。只有理论充分掌握,才能很好运用到实践中。

    无菌操作技术对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无菌术操作要有严格的程序。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技术就是无菌操作,应制定细致、详细的一系列的操作程序[2]。并在执行中严格要求,定期举行操作培训、比武等,不断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确保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真正达到规范、自觉,并长期贯穿在临床中。
, 百拇医药
    3 护理人员具体的行为规范

    3.1 关于护理人员洗手的规范要求

    护理人员在科室中的工作是繁忙杂乱的,但是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靠手来操作完成的,从日常的打针输液,更换被褥,到参与重症患者的抢救手术。护士为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后,双手采样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3]。所以,护理人员的双手所带病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对于培训的护理工作者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并作为能否上岗的必考项目之一,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同时对同事、自身及家人都是一种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洗手方法是否规范,不能因为工作繁多,而忽略或简化洗手步骤。但有时会遇到突发状况,在笔者所在医院所有治疗车均配备有消毒剂的洗手液,但工作结束后需要重新按照规范洗手。

    3.2 技术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规范

    在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抽血、输血、注射等无菌操作过程中,操作前必须按照规定,先洗手、穿无菌衣、戴手术帽、口罩、手套,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日期,消毒包是否包装完好,消毒条是否完好等,要有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尤其是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导尿术、气管切开、透析术等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的侵入性的操作中,需要高度重视,严格要求。
, http://www.100md.com
    3.3 护理人员处理使用后的医疗物品中的规范

    3.3.1 常用物品消毒 对于每日所用的听诊器、止血带、血压计、温度计等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物品,需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浸泡、熏蒸、擦拭等。

    3.3.2 一次性物品的消毒 对于注射器、胃管、吸痰管、引流管、输液器、导尿管等在操作中需要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包装内是否有污染物,核对生产日期,使用日期,医疗器具自身是否有破损、异物等。必须每人一针一管使用,使用后立刻毁形,浸泡消毒,集中处理。

    3.3.3 非一次性物品的消毒 该器械使用时应严格观察消毒包,确定消毒日期,消毒条是否破损,消毒包包装是否完好、正规。使用前打开,核对消毒包中的器械数量,使用后应再次核对,以免遗漏。消毒时要将器具上的组织液、血迹冲洗干净,然后进行浸泡,浸泡应将器具完全浸泡在其中,并在规定时间取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将器具按照所需分类,打好消毒包,贴上消毒日期,再次进行灭菌存放。传染病房的物品应密封,单独进行处理。
, 百拇医药
    3.3.4 医疗废弃物管理 医用废弃物要与平时生活垃圾有所分别,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外包装等应放入标注污染物的容器中,不得混淆,尤其传染病房需要密封,单独销毁。

    3.4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护理人员在日常操作中被医疗器具伤害等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传染病房,或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患者。在此类事情发生时,首先应当沉着冷静,不要大呼小叫,因为很容易在忙乱中使别人也遭受感染。工作中一旦被污染的锐器损伤应及时按标准预防措施进行处理[4],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和交叉感染。同时,也应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在使用医疗器具操作中应尽量戴手套,操作时应先将操作区进行规范消毒等。

    4 结果

    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由2010年9月前的15.00%控制到2012年2月仅为3.27%,有效降低了11.73个百分点。
, http://www.100md.com
    5 讨论

    控制医院感染在护理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无菌术、消毒、灭菌等各个护理方面都应引起重视,同时要有规范的制度和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和防护。

    参考文献

    [1]王宗升,刘金淑,韩全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34.

    [2]高凤莉.护理人员如何参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73-74.

    [3]张小云.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

    [4]孙孝芹,崔霞.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52-853.

    (收稿日期:2012-08-18)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全在芸)